新闻中心
News
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(2021年)》发布
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(记者于璐)12月25日,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发布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(2021年)》(以下简称简称“报告”)向公众公布。 。
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今年调查于2021年4月30日至5月26日进行,覆盖全国除港澳台地区,共回收有效问卷48945份。 内容涵盖了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准则(试行)》中的各个行为领域,包括私营部门的日常环境行为和公共部门的监督和参与行为。 问卷遵循个人认知行为规律,设置环境状况感知、环境行为意愿、环境知识与素养、环境行为、政府环保工作评价、环境满意度等主要模块。质量。
据介绍,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自2019年起每年都会对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进行跟踪评估,并发布年度调查报告。 旨在通过系统、科学、有针对性、有代表性的调查,全面、深入地了解公众的环境行为、人群特征及影响因素,更好地促进公众践行绿色生活方式、开展全民绿色行动,为公众环境行为、人群特征及影响因素提供支撑。更有效的环境管理决策。
调查发现,公众普遍具有环境责任意识和强烈的环保行动意愿,但不同领域的实际行为表现存在差异。
行为表现较好的领域是“保护自然生态”(约90%的受访者基本可以“不吃陆生野生动物”或“拒绝购买毛皮、骨制品、药品等珍稀野生动植物产品”) 、“减少污染”(80%以上的受访者多数情况下能做到“不露天焚烧”或“不燃放烟花爆竹”)、“节约资源能源”(80%以上的受访者能做到)通过及时关闭电器和灯光)或水龙头来节省资源和能源。 近70%的受访者基本可以“夏季将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℃”)和“选择低碳出行”(60%~80%的受访者在不同距离出行时基本可以做到) 。 前往目的地或长途旅行时优先考虑低碳出行方式)和“关注生态环境”(70%以上的受访者积极关注或传播、交流环境信息)。 受访者在这些方面基本上能够实现“知行合一”。 一”。
行为表现一般的领域是“践行绿色消费”(约半数受访者能优先购买相对低碳环保的食品、服装和电器)、“垃圾分类”(超过半数受访者能分类)并按规定投放垃圾)、“参与环保实践”(46.6%的受访者曾劝阻他人破坏环境,10%至20%的受访者曾“为环保活动捐款”或“参加政府组织的征求意见活动”)和“参与监督举报”(10.6%的受访者参加过)。
调查发现,与往年调查结果相比,今年公众在回收闲置物品、购买绿色食品、减少露天焚烧等方面的行为有所改善。 在闲置物品的处置方面,分别有20.4%和41.3%的受访者在2019年和2020年没有直接丢弃闲置物品,而是选择重新利用或交换、捐赠。 2021年,选择回收或回收捐赠旧物品的人群比例达到47.4%。 与2020年的调查结果相比,经常购买绿色食品的受访者比例增加了近20%,不露天焚烧、烧烤的受访者比例增加了近10%。 次。
《报告》显示,公众普遍具有较强的环境责任意识和行动意愿。 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具备践行环境行为的基本能力、资源和机会,但对如何采取更多的环境行为缺乏了解。 72.3%的受访者认同“我想采取更环保的行为,但不知道该怎么做”。
在环境状况认知方面,大多数公众认为本市生态环境问题总体不严重,但认为存在垃圾污染(23.3%)、空气污染(21.0%)或噪声污染( 15.0%)在他们的住所附近。 突出环境问题。 除空气污染和垃圾污染外,城市居民对噪音污染的感受较多(18.2%),而农村居民对水污染的感受较多(13.8%)。 但同时,受访者也认为,在前几年不断改善的基础上,其住所附近的突出环境问题近一年来已有不同程度的改善。 61.3%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和废弃物污染问题有所改善。 其中,48.7%的受访者认为空气污染问题得到改善,30.0%的受访者认为噪音污染问题得到改善。
针对不同领域的环境行为,《报告》发现:
首先,大多数人对食品、衣物、电子产品的消费可以做到适度,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浪费。 17.3%的受访者“家里的食物经常因为过期而被丢弃”,12.6%的受访者表示“经常买很多衣服鞋子但很少穿”,8.2%的受访者会更换将旧电子产品换成新的,是否还能正常使用。 月收入2万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浪费现象更为严重。
其次,一半的公众已经养成了按要求倒垃圾的习惯,但不同类型垃圾的行为存在差异。 投放垃圾时,可回收垃圾(64.7%)和危险废物(60.6%)表现最好,其他垃圾(55.3%)表现最好。 )和厨余垃圾(51.9%)表现稍差。
三是公众低碳出行状况总体良好,大多数人前往附近地点时选择低碳出行。 新能源车主比汽油车主更愿意采用各种低碳出行方式,尤其是去较远的地方时。 经常“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不是开车或打车”的新能源车主比例为68.7%,远高于汽油车车主的38.2%。
四是公众参与环保志愿服务活动积极性高。 35.7%的受访者参与过环保志愿服务活动,主要通过社会组织(41.5%)、社区(41.3%)、学校(37.8%)等渠道。 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最大障碍是不知道如何参与(55.6%),其次是缺乏必要的培训保障(24.3%)、活动组织不规范(19.4%)和缺乏有效的激励反馈(16.9%)。
调查结果还表明,公众对政府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可度较高。 普遍认为,中央和地方政府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大。 认为得到加强的比例分别为79.9%和67.4%。 公众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满意,城市受访者对各类环境质量的满意度高于农村受访者。
与往年相比,这份《报告》区分了不同人群的特征,即根据个人的环保意愿以及在私人和公共领域的行为表现,识别出了六类特征鲜明的典型群体。
首先是环保爱好者,占比17.5%。 这群人无论在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都表现出“高意愿、高行为”的特征,在高收入人群和居(村)委会工作人员中占比较高。
其次是独居者,占24.1%。 这群人在私人领域的环境行为表现较好,但在公共领域的流动性较弱。 他们在老年人、高学历、退休人员中所占比例较高。
第三位是公众参与者,占比8.3%。 这群人在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表现良好,但在私营领域的表现则一般。 他们还表现出“环境行为能力高、个人环境责任感低”的特征。 其中高收入群体、低年龄群体、居(村)委会工作人员比例较高。
第四是能力不足者,占25.0%。 这群人表现出“个人环境责任感高、环境行为能力低”的特征。 他们的行为比较一般,尤其是公共领域的环境行为不如私营部门。 他们在低收入和低教育群体中所占比例很高。 。
第五位是表现一般的,占18.6%。 这群人在公共和私人领域的行为意愿和表现均处于中等水平,在不同年龄、职业、教育背景、收入群体中均占一定比例。
第六位是被动旁观者,占比6.5%。 这群人无论在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都表现不佳。 他们既缺乏采取环保行为的意愿,也缺乏保护环境的具体行动。 他们在受教育程度较低、务农的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