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所在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新闻

新闻中心

News

闽南传统婚俗:仪式感与文化的交融

2024-06-22 01:17:47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集体文明婚礼“传递爱心”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蜡烛图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枕头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《闽南姑娘出嫁图》中的“开脸”习俗

一、传统婚礼习俗凸显礼仪

在石狮,许多传统婚礼习俗至今仍保留,主要是新娘出嫁时、进门时等。“上头”、“吃香煎圆”、“扭糖”等,都是年轻人不熟悉的习俗。走访期间,记者采访了几位了解传统婚礼习俗的石狮老人。在他们的介绍中,记者发现,好几个习俗一直流传至今,彰显着传统礼仪文化。

婚礼前,“抬头”仪式尤为重要。按风俗,新郎到新娘家门口时,要为新娘举行“抬头”仪式。要在屋内厅堂摆好盘腿椅、桌子,桌上摆上梳子、镜子等物品。家中妇女为新娘梳头,系上肚裙,肚裙里装有豆子、稻米、麦穗、猪皮、猪心、糖丸、柿饼、红枣、鸡蛋等。之后由新娘姑母牵着新娘到祖龛前拜四遍,再到父母那里拜四遍。 然后由父亲或兄长为新娘盖上黑头巾,由新娘姑母念诵闽南“四句”:“黑头巾盖头,夫妻情深意好。盖前翁儿清闲自得;盖后翁儿丰衣足食,至老不辞。”同时,新郎一方也需在清晨或凌晨举行“抬头”仪式,在祖龛前祭拜祖先,再向父母叩头四次。仪式完毕后,便正式成年了。记者了解到,不仅石狮一带,一些旅居港澳地区的华侨华人至今仍保留着这一习俗。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新娘跨过壁炉,坐上婚车时,送行姑姑念诵“四句”:“新婚夫妇请出门,老人会长久保佑你们。新婚夫妇请上花轿,老人会说说笑笑。在花轿里端端正正地坐着,出来人人都爱你们。”关上车门后,送行姑姑手拿雨伞敲“花轿角”,念诵:“雨伞敲花轿角,家财万贯。好的东西留着,坏的东西扔掉。”婚车出发时,新娘一边哭一边把准备好的手帕和小扇子扔出车窗,让弟弟捡起来保管,此习俗叫“放心扇”。

新娘进门后,“迎亲”仪式同样富有礼仪文化。“背对背,钱银堆半墙;头对头,吃到老。”迎亲阿姨引导新人背对背站着,头碰头,然后吃“迎亲圈”,相互鞠躬,之后还有祭拜祖先、拜见岳父母等礼仪。

B.农民画再现闽南姑娘出嫁的情景

涵江镇的林山忠擅长农民画,他曾根据闽南姑娘嫁娶习俗创作了《闽南姑娘出嫁图》,以细腻的笔触、精湛的细节再现了14幅闽南姑娘嫁娶的场景。 画上方,林山忠用方言详细描述了闽南婚俗的经过:“闽南人深谙世事,结婚时,嫁给大器晚成的人。养生月,三日满,挂指头,去按。轿前,讲究奢华,查人家儿子成亲如贼。新娘梳头梳得整整齐齐,新娘礼服紧贴钱袋。黑头巾大帽遮住美人,新婚夫妇出嫁哭。姑姑撒钱,人未到,缘分就到了。今年娶媳妇,明年打猎季。领着新婚夫妇跨过门槛,脚踩在地上,金银遍地。风炉炭火不惊,缓缓走到堂前。进门拜父母,迎新郎新娘请茶,公公婆婆姑母按礼仪办事。设宴款待宾客。洞房闹事是风俗,七日内无大事小事。新郎新娘回门请女婿,女婿的钱财视家境而定。灶脚开井,鬼城人人痛。分花神仙来报喜,明年必生贵子。”

除文字外,画中将“问命”、“悬指”、“开面”、“散缘”、“戴头”、“花轿前盘”、“送嫁妆”、“待灯迎轿”、“宴请宾客”、“闹洞房”、“请茶”等婚礼场景一一展现,并配以“闽南四句”,人物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,在传统闽南民居的映衬下,每一幕都显得十分热闹。

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_顺河镇婚礼习俗

这个仪式中展现的几个习俗,如今都比较少见了,比如“开面”,就是用丝线把新娘脸上的胡须拧成一团;“落厨”,是婚后的习俗,就是新婚第三天,新婚夫妇穿上礼服,由媒人和伴娘引到厨房,先拜灶神、井神,再堵上灶腔、摸筷笼,寓意“新娘拜了灶神,年年有余”。

C. 闽南婚礼习俗古物

泉州有句俗话:“嫁女如贼偷。”意思是准备嫁妆要花很多钱,就像被贼偷了一样。“抬轿前盘”是婚礼前几天男方和女方家庭互赠礼物的礼节。最热闹的就是男方家“抬轿”到女方家,女方家“送嫁妆”到男方家。嫁妆里,有各种各样的物品。这些婚礼习俗物品属于厅堂用品,如烛台、花瓶、酒瓶、小书桌、茶具、玻璃器皿、镜框等; 一类属于房间,如甜品盒、灯台、梳妆盒、镜台、衣服布匹、被枕、箱笼等。此外还有“七斗”,即洗涤沐浴的大脚斗、打年糕的矮脚斗、盥洗桶、面桶、饭桶、碗桶等。

走访中,记者在不少老宅中发现与婚姻相关的传统老物件。在晋江罗山街道的一所老宅中,“居头间”内悬挂着两面大镜子,桌上则摆放着两面较小的圆形“千秋镜”,这些都是当时结婚的“标准配置”。记者还在屋内发现了一对造型独特的烛台,烛台由瓷器制成,形似人物。老宅主人王先生告诉记者,这是他结婚时妻子送的嫁妆。当天,他整晚在这些烛台上点着蜡烛,旁边还放着一对油灯。从床上的枕头、窗帘到盛放物品的篮子,虽然都已显露出岁月的痕迹,但从摆设中我们依然能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。

自上世纪50年代起,人们提倡新式婚礼,嫁妆中的物品逐渐简化。典型的嫁妆是缝纫机和自行车,手表和钢笔则是重要的订婚信物。随着时代变迁,一些传统的婚礼用品也呈现出新貌。记者走访中了解到,一些售卖嫁妆的商店有“一条龙”服务,老板把需要的婚礼用品写成清单,让顾客自行挑选购买。

四、新时代文明新风婚礼

如今,在文明新风的影响下,繁琐奢华的传统婚礼仪式逐渐被简化,按传统方式举办婚礼的新人已寥寥无几,大多数人崇尚简朴婚礼。今年10月,由中共石狮市委宣传部、石狮市委文明办、石狮市总工会、共青团石狮市委员会、石狮市妇联主办的“狮恋·文明婚礼”2017年石狮市集体文明婚礼如期举行。现场,49对新人身着传统中式礼服,在市领导的见证和嘉宾、亲朋好友的祝福下,步入神圣的婚姻殿堂,缔结了一段美好的姻缘。在这场意义深远的婚礼中,新婚夫妇一对对手捧红绣球走出阁楼,穿过幸福之门,在台上三鞠躬,许下一生一世的承诺。 其中掀盖头、跳火盆、晴娘“散边”等简单仪式也充满着闽南婚礼习俗的韵味,既倡导了“不炫耀嫁妆”的新文明风气,也为这个喜庆的日子增添了几分传统韵味。

搜索